看到這篇五年前舊文,那時睿安還不到三歲。
這是我過去十幾年的日常生活場景啊。
也許這篇往日紀錄可以說明一些我家的教養軌跡,也可能是「孩子們為何能獨立體貼,許多事都無需我們插手過問」此類疑問的回答。
「尊重」與「界線」一定要並立。
十幾年來幾乎日日都要面對孩子們這些狗皮倒灶的瑣事。
因為有四個,所以結結實實地挨了四回這樣超過一年的二歲叛逆嬰幼期混亂。
也因為太頻繁太壯烈,很多時候我根本無暇也無心紀錄。
根本都想全忘了還把他記錄下來我也是醉了。
很多人覺得我怎麼有辦法帶著四個孩子還氣定神閒優雅從容而出門甚至還能化妝,其實一點都不難。
練個十幾年,天天四個孩子來個幾回,人人都可以的。
真的。(眼神死)
舊文:
「那天傍晚,要幫睿安洗澡。
為了某個神秘難解的原因,他突然無預警地大發脾氣。
在他掙扎不從時,我發現他尿布裡有大號。
因為他堅持不脫衣不脫褲不洗澡,所以我當下不強迫他,只跟他說,我們可以等一下,媽咪先把碗洗完,我們就可以洗澡。
十分鐘後我一查看,發現除了尿布之外,他不知何時把自己脫個精光。
手腳和肚子都冰冷了,還是堅持不洗。
我勸說解釋了一番,他還是拒絕,並開始滿室遊走,丟玩具丟書。
如果家裡只有一兩個孩子,我還會給他一點時間。但是哥哥們分別還有事要跟我討論,而要早起的安雅已經在等我講睡前故事了。
加上我的他加班,要晚上十點後才能到家。我已經以一打四,操持三餐點心,出外東奔西走,在家收東拾西一整天,精神體力都達到負荷極限。
我會想讓孩子知道,某些時刻,媽媽需要他們馬上遵從指令,因為一家六口的繁瑣雜務運作,絕對不能只建立在父母對孩子的尊重理解。
平日可以聆聽可以商量,但必要時,孩子必須能夠辨認出,何時是二話不說而體諒爸媽的時機,無論他們有多幼小。
所以我告訴坐在地上亂丟東西踢腿撒潑尖聲吼叫的睿安,「我們來洗澡。」
然後就把他放進浴缸,開始行動。
他立刻嚎啕大哭,不停試著從浴缸邊緣爬出來,還有潑我水。想當然的,尿布裡的內容物也抹撒地到處都是。
費了一番力氣洗好清理好,睿安又拒絕穿衣服,還咬了我好幾口。
在我第五次試著將包屁衣套上他的頭時,一直靜靜趴在床邊看著母子相殘畫面的安雅說話了:
「媽咪,我想妳先出去,讓他安靜一下可能會比較好。」
這句話點醒了我。
是啊,之前都等他那麼久了,再等一下又何妨?
所以我告訴還在亂踢亂打還試著扯我頭髮並把眼淚鼻涕故意抹在我衣服上的睿安,「我先出去,你冷靜下來我再幫你穿衣服。」
我一出房間,他幾乎立刻停止哭泣。幾分鐘後,甚至開始嘻笑。
再次進入房間時,他微笑地拿著衣服給我,「我要穿」,他說。
笑容之甜美,態度之和悅,彷彿之前那場抵死混戰都是出自我自己的想像。
這個孩子,是四個裡面,脾氣最猛爆,最會痴纏,最倔強,也最情緒化的。
終於將他送上床,再花上一個半小時哄睡他之後,我也累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
並覺得自己頭頂那母性的光環被打磨得又亮了幾分。(苦笑)」